芬蘭公司UPM將通過全新戰略“綠盡其能,森領未來” (Biofore),重塑企業形象,UPM集團總裁貝松寧表示。
作為全球最大的造紙公司之一,UPM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貝松寧先生認為無論市場如何動蕩,我們作為芬蘭獨資的公司仍能在行業內保持領先,為公司塑造“綠盡其能,森領未來” (Biofore)的形象。
“綠盡其能,森領未來” (Biofore)是一個全新的名詞,代表我們將通過具體行動和一系列研發成果來完善現有業務,并致力于高效運作,提高企業利潤,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貝松寧先生說道。
“‘綠盡其能,森領未來’ (Biofore) 已根植在我們的基因里,它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無論是創新,研發高效產品,開拓新市場和新客戶,還是企業成長,以及轉型成為一個產品多元化的公司,”他補充道這也是有效領導力的關鍵之處。
雖然近幾年全球造紙行業不斷穩固增長,但隨著數字技術的到來,該行業的需求和增長則日趨緩慢。許多企業必須適應變化,甚至消除產品以避免產能過剩的問題。
近日,貝松寧先生接受了《中國日報》的采訪,談論了有關公司發展戰略的話題,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訪談內容摘錄:
你如何預測UPM在數字時代的未來?
紙是當今最可持續的產品之一:它的主要原材料是可再生,百分百可回收的木材。一旦使用后,紙張產品可被回收利用制成新的紙張。我并不認為電子產品是敲響我們的喪鐘,不同的媒體渠道恰恰可以互相完善,互相支持。真正的問題并不在于是選擇電子媒體還是紙張產品,而是在于如何將這兩種形式相結合,最大化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紙質媒體是現如今媒體組合中的可持續部分,是基于可再生資源和可回收材料的有力交流工具。
你如何評價中國造紙行業的前景?
我預測在中國造紙行業前景非常廣闊,最近中國大多數紙質產品的銷售正穩步增長,我們對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美國和歐洲紙類產品的增長率大約為3%-4%,而中國的增長率則高達7%。
你認為經濟衰退會影響你們在中國的戰略嗎?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的,尤其是會影響我們管理日常運作的方式,我們該如何高效經營工廠,如何有效地服務我們客戶,滿足他們的需求。也就是說,在經濟日漸放緩的情況下,這就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當經濟高速增長時,我們就會擁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而當經濟放緩時,我們就有必要制定基本的計劃。如果經濟持續增長,那我們就會有更多的自由。
另一方面,我們公司在中國的地位并不僅局限于亞洲紙業工廠,而是涵蓋所有業務。
我們在中國銷售許多產品,那我們就有必要舉辦各類的客戶活動,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系。
我很開心看到我們這里的銷售團隊能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這有助于我們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