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香港舉行了7項大型展覽,包括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國際資訊科技博覽、香港家庭用品展、香港國際家用紡織品展、香港禮品及贈品展,以及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
貿發局訪問了2765名參展商和買家,以了解他們對前景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4%受訪的參展商和買家預期,今年整體銷售額會錄得增長,比率較去年的同類型調查低9%;而預期銷售額會持平的就占40%,比率按年上升8%。
被問到對各市場的看法,最多受訪者看好的傳統市場為北美,其次是西歐、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國家。新興市場中,以中國內地最備受看好,其次是東盟國家和印度。
另外,分別有8%和7%的受訪參展商稱,現時主要出口的新興市場為東歐(不包括俄羅斯)和東盟,較去年分別上升5%和2%。談到打算在未來進軍的新興市場,最多參展商選擇東盟,比率達13%,按年顯著上升5%。
貿發局同時公布,上月舉行的7項大型展覽合共吸引近22.4萬名買家參與,按年微升1%,當中,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海外買家占近57%,有12.7萬多人。
據推算,參與7項展會的海外買家及參展商人員,共為香港帶來超過13億元的經濟收益,數字還未計算展會為香港商家帶來的訂單及相關商貿服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