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華泰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建華在會上發言。
李建華在發言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把慈善事業納入法律,非常及時,很有必要,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措施,我們全力支持和擁護。
李建華在發言中提到,慈善事業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多年來,華泰以“產業報國、造福社會”為使命,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感謝黨恩、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多做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的事。近十年來共計付出約6.5億元用于慈善事業,拉動了第三產業發展,帶動了十幾萬人致富。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就業先進單位”,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李建華提到,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但無序的發展也造成產能過剩、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經過“十二五”的轉調創,粗放的發展方式得到控制。去年,廣東、江蘇、浙江等省關停了近百家中小造紙企業,華泰借此機會,發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六大科研平臺的作用,分析市場需求,加大科研投入,及時將新聞紙調整為高檔包裝紙,克服了電子媒體對新聞紙的嚴重沖擊,解決了產能過剩,取得很好的效益。
去年12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國務委員王勇組織召開中輕紡聯合會專題調研匯報。華泰參加了會議。會上王勇委員特別強調,行業骨干企業設備、技術、管理完全與國際接軌,不能再以“兩高一資”來限制行業發展。
建議政府應精準調控、科學評價、區別對待,對于行業骨干企業銀行不能限貸;科技部門應恢復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
“十三五”,總理報告提出“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合作共贏”,華泰在中德總理共同見證下與福伊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現有設備升級改造,成立造紙機械研發中心,圍繞工業4.0、中國2025由制造向創造轉變的合作研究。
最后,李建華還就職業素養教育進課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