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電視機前、網絡上的億萬人民群眾做了政府工作報告,引起海內外巨大反響。總理話音剛落,各方面的解讀聲音、文章、視頻鋪天蓋地。大多數解讀對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特別是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嚴峻復雜情況下,能夠取得經濟6.9%增速,實現1300多萬人就業,物價穩定,每單位經濟增速創造就業等效率質量明顯提高,消費對經濟貢獻達到66.4%,夢寐以求的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等等倍感欣慰。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的2016年8大項工作,各媒體、許多“大神”都從宏觀到微觀,理論到實踐,重要性到必要性,解讀的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兩嘴泛起白沫。再站在那些角度與思路解讀不免拾人牙慧、沒有多少新意。筆者不想從太宏觀角度云里霧里解讀,而是想從更加接地氣、甚至有點俗不可耐的角度,談談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的一些發財機會,把“錢財”掛在嘴邊俗氣吧?不過,如果大家都發財了,經濟肯定就好起來了,也就達到了政府工作報告的目的。閑話少說,書歸正傳。
通讀《報告》發現在供給側改革上發財機會多多。這里面我們不談簡政放權等,那是政府要干的事。我們只說說《報告》中鼓勵和支持老百姓干的幾件事。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這就是普通百姓都能夠做的事情,能夠創新就創新,能當老板創業就創業。《報告》提到的“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都是鼓勵咱老百姓創業創新的,2016年力度將會更大。一個外國佬專門在上海、深圳實地拍攝一部記錄創客空間的片子,真是如火如荼啊。相信2016年一定會向其他省會城市以及二三線城市延伸,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把國家政策吃透,把政府優惠政策用足。《報告》明確說:“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
需要提醒的是,體制內人員發財機會也來了。《報告》說,實施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權期權稅收優惠政策和分紅獎勵辦法,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創新。這個力度也將很大,在政策保障下,體制內科研人員從創新成果中回報將會大幅度增加。
這個發財機會絕不能錯過啊。搞創新創業、做實業最為踏實和牢靠。這是可作為終生事業去奮斗的。
新一輪國企改革中民資與體制內人員都有發財機會。《報告》說,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高端人才可以積極參與職業經理人競聘,實行的是市場化高薪酬。混合所有制改革給民資提供了發財機會,民資參股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絕對是民資又一次難得的發財機會,就看誰有眼光,誰能把握住機會。國企職工在改革中也不會干瞪眼、看著“別人”發大財。國企改革中的員工持股計劃就是給“主人翁”和“領導階級”量身定做的。這項改革使得員工真正成為有產階級和實現主人翁地位。
非公所有制經濟發財機會撲面而來。除了上述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外,《報告》明確提出,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說了許多年了,基本沒有效果,如果今年“當真”的話,你看看現在這些壟斷行業個個賺到盤滿缽滿、富的流油,非公所有制經濟進去后發大財是沒有懸念的。
在消費升級上的發財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報告》說,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老齡化加劇、對健康需求猛增、家政服務社會化、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需求旺盛等。這是未來服務業里的最大發財機會,無論興辦這些行業企業,還是參與其中任何一項工作,都是朝陽產業、潛力巨大。就是要做需求群體越來越大的行業。這樣,你的利潤回報才能源源不斷。
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活躍二手車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互聯網電子商務包括跨境電子商務仍處在初始發展階段,機會非常之多。
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圍繞休閑旅游業做足文章,做精產品,你不想發財都難。
城鎮化的推進,特別是目前超級寬松的房地產財稅貨幣政策,使得房地產行業迎來了又一次發財機會。《報告》說,十三五要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房地產開發迎來了又一個大機遇,房地產又一輪造福神話將至,抓住房地產開發的機會,加入超級富翁行業就不遠了。
《報告》說,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給投資投機購房發財提供了機會。現在北上深只要有一套房子就是千萬富翁,地鐵公交車里坐的都是千萬級資產身價的。這種狀況很快會延伸到省會中心城市的。現在是購房門檻最低、成本負擔最輕的。只要看準了,投機或者投資房產就能夠有不菲回報的。
觀察到的最后一個發財機會必須說道說道。那就是金融行業的發財機會。大資本擁有者直奔民營銀行而去特別是互聯網銀行。《報告》連續三年提到互聯網金融,今年的表述是,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金融上機會仍然不少。發展真正意義上的眾籌平臺、P2P平臺、第三方支付等都有機會的。同時,《報告》說,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這是一個金融難得的發財機會。消費金融公司一直沒有發展起來,關鍵在于創新不夠,現有傳統金融產品可以替代消費金融。如果能夠以互聯網金融思維開展消費金融公司信貸產品,那么天地就廣了,潛力就大了。
2016年股市里是否有發財機會?《報告》里沒有提及發行注冊制改革,使得一些人歡呼雀躍,一些“大神大宵”解讀為重大“利好”。不過,筆者認為,即使指數上漲幾天,也不能掩蓋決定走勢的本質因素。宏觀經濟基本面什么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觸底信號,股市就沒有“好”。2016年的股市似乎連謹慎樂觀也很難言。
政府工作報告中發財機會多多,就看你能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