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內容渠道模式全方位轉型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3-10??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數字化是期刊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等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是期刊轉型的重要方向。面對挑戰期刊應主動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和力量,改變現有的傳播形態,發揮自身優勢,為期刊數字化發展尋找出路。

  立足主業開拓產業鏈

  新媒體覬覦傳統媒體的內容,傳統媒體謀求突圍,各類期刊的微信、微博、數字借閱機、電子報刊、客戶端層出不窮。期刊出版界在辦刊理念、出版模式、傳播方式、營銷手段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探索,順應新技術、新平臺、新應用流程再造,努力推動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今年7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發布“全國報刊媒體融合創新案例30佳”,囊括了當下報刊業轉型的一批典型代表,共有6個期刊融合案例入選,包括《三聯生活周刊》《中國家庭醫生》《中國國家地理》《黨建》《中國科學》《讀者》,前兩者憑借打造客戶端突圍,后四者則是重塑傳播渠道、通過整合資源搭建行業平臺。

  “期刊+互聯網”是從紙刊到數字刊的可行路徑。《三聯生活周刊》的轉型路徑有兩條:一條是“+互聯網”,實現內容的多平臺生產;另一條是“互聯網+”,用互聯網思維塑造全新品牌,將品牌凝結成IP,再通過雜志、微信、活動、視頻等形式尋求商業變現。與此同時,《三聯生活周刊》還嘗試整合“生活家”資源搭造“松果生活”APP,線上凝聚高品質的生活家、線下舉辦交流活動。

  “期刊+互聯網”不僅改變了傳統期刊的出版、發行路徑,線上資源的開發也帶來了新的盈利點,期刊從面向“讀者”轉型為面向“用戶”。

  《汽車與你》轉型早期的兩微一端反響并不明顯,面對汽車業萎縮《汽車與你》通過鞏固平臺角色搭建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通過與商家一起辦活動、辦球賽、試駕之旅等形式為商家增加銷售,同時也更好地黏合雜志用戶。跨界汽車產業鏈上的環節增加了媒體活躍度和附加值。

  《聲屏世界》則探索對傳媒產業鏈的整合,活動、策劃、傳播、營銷推廣均有涉獵,以期刊之名行傳媒公司職能,建立起與政府職能部門、行業組織、廣告主、媒體、營銷策劃公司的合作關系,從而在整條產業鏈上謀生存。《糖煙酒周刊》《藝術市場》《徽商》等期刊單位的轉型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堅守陣地做好主業,另一方面拓寬經營領域,圍繞核心業務向產業鏈下游拓展,通過資源整合、打造平臺逐漸掌控產業鏈的一環或幾環。

  IP熱助推期刊轉型

  期刊作為紙媒中出版周期最長的產品,時效性不如報紙,但內容質量、報道廣度、稿件深度上更有優勢。期刊若干年積累下的粉絲忠誠度更高,這也是期刊轉型的絕佳優勢,以內容為基礎、拓寬傳播渠道、最終通過服務用戶產生變現。

  紙媒并不是靠一張“紙”生存,而是通過傳遞內容、思維實現價值,面對媒體融合,期刊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快速適應新技術工具帶來的變化,融入移動互聯網。

  期刊轉型是從傳統出版產業向新興內容產業的轉型,出版只是獲取品牌、IP的方式之一。《父母必讀》的轉型探索是去掉書名號形成IP,營造生態圈閉環——將100萬讀者轉變為100萬用戶。近幾年,《父母必讀》已將核心內容資源演變成系列育兒圖書、育兒客戶端、育兒微博微信、電子書等新媒體矩陣,以及育兒講壇、工作坊、音樂會等品牌活動……基于品牌構建全媒體平臺,完成從服務讀者到服務用戶,從內容產品到IP資源的轉型,從而實現對育兒產業整個生態圈的布局。

  活動、策劃、廣告、電商、衍生產品等,期刊轉型從內在轉型逐漸拓展到產業外延的多元化探索,整個產業的價值鏈相當長,這為垂直的專業化媒體提供了更多轉型可能。

  今年5月,老牌文學雜志《收獲》與“贊賞”IP平臺聯合打造的寫作出版社區“行距”APP,便是傳統雜志牽手文學IP孵化平臺的代表性案例。“行距”APP定位為以出版人為中心的寫作社區,通過這個平臺,挖掘原創作品,從而打通一條通往劇本工廠的路。《收獲》與“贊賞”實現嚴肅文學從上游寫作、簽約、海內外圖書出版,到下游影視版權的完整開發。“行距”看中的是以《收獲》為代表的嚴肅文學市場的內容生產能力,而《收獲》寄希望于行距幫其解決新媒體平臺的技術問題,改變文學雜志遇到的轉型困境。

  近兩年影視公司對IP的瘋狂追逐有目共睹,IP搶奪空前爆發,原創劇本、文學改編劇本成為被追逐對象,文學作品價值提升,國內文學經紀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以此為契機,《收獲》《花城》《十月》等代表性文學期刊作為影視的前端內容源頭迎來新機遇。

  作為全國純文學期刊界“花旦”,《花城》去年第一次實現了近10年來首次營收止跌回升。這種回升得益于數字化發展以及網絡銷售渠道的開通。目前,《花城》已與京東、雜志鋪、豆瓣閱讀、中國知網、蜘蛛網、博看網等網站達成合作,實現了紙刊的網絡銷售;電商方面《花城》天貓官方旗艦店、微店也已開通;《花城》電子刊在豆瓣、蜘蛛網等客戶端上銷售,與亞馬遜Kindle的合作也正在洽談中。

  其實,期刊數字化傳播并不會影響和沖擊紙質原刊的發行,二者是水漲船高的連帶和互動的關系。受歡迎的品牌紙質原刊,到了線上仍是被追捧的對象。以《人民文學》為例,除了在亞馬遜、豆瓣和微信公眾號上吸引和擴大閱讀,還自主開發了客戶端“人民文學醒客”,以全新文學原創數據庫和百年文學作品分類儲存開發等特色,探索新媒體時代文學的匯聚、傳播的新路徑。

  此外,期刊與資本的結合也爆出亮點。《故事會》《看歷史》等名刊轉型過程中,以品牌價值和多年積累的讀者資源為轉型根基,基于品牌價值尋求資本聯合。《故事會》最高峰發行量達760萬冊,現在僅剩80萬冊,聯合資本深挖品牌價值是其轉型思路。2014年,《故事會》創立子刊《漫畫會》,定位為做原創動漫版權的跨媒體運營平臺,關鍵詞是原創、跨媒體、資本。不難看出,期刊若想成功轉型升級,應該是從產品經營向版權經營升級,在轉型過程中以“內容+資本+技術”三駕馬車共同驅動,而不能僅靠內容驅動。

  堅守內容夯實平臺

  期刊轉型過程中不乏挫折試錯。去年11月,《讀者》發布“讀者閱尚DZS2”智能雙屏手機,為應對來自高新技術的沖擊,《讀者》此前先后推出了8代電紙書、平板電腦和售價999元的i800摯愛雙核手機,但是兩款手機產品的銷量卻并未公開,這為《讀者》轉型中的試錯寫下注腳。但是,僅半年后,憑借整合《讀者》微商城、微書摘等微資源入選“媒體融合案例30佳”,證明了轉型的階段性成功。

  期刊出版正處節點,很難僅通過自身化解困境,面對未來發展的困難,必須通過與外部資源融合、跨媒體融合、跨行業融合,最關鍵的是通過與資本融合的方式,來解決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的需要。

  期刊的核心資源其實就是內容和平臺,內容的創造、篩選和輸送,平臺的搭建、維護和推廣,對于一份期刊來說,既是其品牌形成優化積累的本質,也是期刊在紙質時代曾經風云一時的根本原因。所以期刊轉型應該是重新獲得平臺性的過程,讓電子化過程中喪失的平臺,重新回到期刊手中。

  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內容優勢、人才優勢、品牌優勢,以互聯網思維引領期刊創新傳播方式、創新出版理念、創新經營模式,培育新興業態完成期刊轉型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期刊的媒介平臺價值。優質內容是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期刊業只有苦練內功夯實基礎,做市場化的期刊,找準需求提升服務,讓期刊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才有可能求得生存、獲得發展。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