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紅系統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利紅系統

    利紅系統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利紅系統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其他資訊 ? 正文

2016年中國被列為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18
核心提示:

彭博新聞412日報道,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和美國競爭力委員會(委員會)近日聯合發布《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稱,中國目前仍居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大國之首,但面臨嚴峻挑戰。預計未來5年內,美國有望強勢回歸,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報告強調,人才是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因素。

據了解,該項研究是在對逾500名全球制造行業首席執行官和高管進行調研的基礎上作出的深入分析與預測。該研究前兩次分別發布于2010年和2013年。在2016競爭力指數的研究中,受訪的企業首席執行官被要求按當前和未來的制造業競爭力對國家進行排名。這次研究密切關注了焦點六國(占世界制造業GDP60%):美國、中國、日本、德國、韓國和印度。《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的主要結論如下:

名次之爭:中國和美國正在爭奪第一名,而德國維持原位

中國目前是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與之前2010年和2013年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研究一樣,2016年中國再次被列為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但是,據全球企業高管分享他們對未來五年各國制造業發展與表現的看法,預計中國將下滑至第二名。

美國有望在2020年之前取代中國占據第一名,而德國牢牢維持著第三名。美國持續提高它的制造業競爭力,從2010年的第四名上升到2013年的第三名,而在今年的研究中,它又升至第二名。此外,企業高管預計,美國將在2020年之前奪得第一名,而德國從現在起到2020年一直牢牢地保持著第三名的位置。

全球制造業國家之間的動態變化

企業首席執行官們認為,先進的制造業技術是釋放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隨著制造業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企業高管指出,打造制造業競爭力的途徑是通過先進技術向高價值先進制造業轉型。隨著制造業不斷采用更先進與更精細的產品、工藝技術和材料,20世紀的傳統制造業強國(即美國、德國、日本和英國)于2016年再次回到最有競爭力國家前10強的行列。

全球出現兩個強有力的區域集群:在制造業競爭力前10強的國家中,兩個地區即北美和亞太地區在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導地位。現在,北美三國全部位列前10強且它們有望在今后五年內仍保持前10強的地位。位于亞太區的五個國家/地區(中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排名前10強,因此只留下兩個位置給德國和英國,代表前10強的歐洲國家。

金磚四國分解:在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中,2016年,只有中國被企業高管看作是排名靠前的制造業國家,其他三個國家在過去幾年內排名顯著下降。

“強力五國”崛起: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這五個亞太國家(“MITI-V,也稱為“強力五國”)預計在未來五年將躋入制造業競爭力前15強。

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因素

人才仍然排在首位。與2010年和2013年的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的研究結論一致,制造商仍將人才列為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的最重要驅動因素。

成本競爭力(第二名)、生產力(第三名)以及供應商網絡(第四名)也很關鍵。在經濟增長緩慢的時代,除了建立強大的供應商網絡和生態系統以外,控制成本、提高生產力以增長利潤,對制造商來說仍然非常重要。

公共政策的影響

就政策環境而言,美國、歐洲和中國的企業高管均表示,就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而言,他們各自所在的國家有許多甚至比三年前更為有利的政策。特別是圍繞技術轉讓以及科學創新等領域,高管表示,他們所在的國家均有優惠政策,鼓勵制造商更多地使用先進技術來提高其制造業競爭力。知識產權保護也在美國和歐洲競爭力優勢排名中上升至靠前的地位,但是并未出現在中國的競爭力優勢排名中。

3年前的研究相比,美國企業高管這次更贊同美國的政策。根據美國高管的觀點,以可持續發展、技術轉讓、貨幣控制、科學創新、對外直接投資(FDI)、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安全衛生監管為中心的有利美國政策,有助于為他們的企業創造一個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美國高管將與公司稅率、醫療保健、勞動力和境外收入課稅相關的政策認定為美國制造商的競爭力劣勢。

中國企業高管認為,中國鼓勵或直接投資科技、技術轉讓、可持續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似乎正在幫助中國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不過,中國的高管們也表示,一些政策正在抑制他們的企業競爭力,包括企業和個人稅率、勞動法以及政府干預和/或所有權。

歐洲企業高管則將歐洲大陸的反壟斷和產品責任法以及與知識產權保護、醫療衛生、技術轉讓、可持續發展和科學有關的政策看作他們的競爭優勢。此外,只有四個政策被視為明顯的劣勢,包括勞工政策、個人和企業稅率、以及經濟和財政政策。

總之 2016年中國被列為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美國有望在2020年之前取代中國占據第一名,而德國將牢牢維持第三名。


來源:商務部網站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