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紅系統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利紅系統

    利紅系統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利紅系統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3D打印等高端技術回流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9-26??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中國經濟在2016年步入新的發展周期,做實業的人越來越感覺到盈利甚至生存的艱難,壓力越來越大。是他們不夠努力嗎?不是。這個情況是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嗎?不是,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入冬。因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正在施展著它的巨大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力將至少持續20到30年以上。這種力量將使得一些國家變得更為強大,也使得一些國家深陷經濟危機之中難以自拔。

  這種力量就是正在發生的全球第5次產業大轉移。

  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

  1、第一次產業大轉移

  18世紀60年代,英國通過用機器山寨中國的紡織技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讓英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它需要從全球掠奪廉價資源,也需要開辟廣闊的市場。19世紀40年代,英國開始向外轉移產業,英國是輸出國,美國是被輸入國。這是第一次產業轉移。這次產業轉移成就了美國,使得美國最終超越了昔日的這個“日不落帝國”。

  2、第二次產業大轉移

  20世紀50年代,冷戰如火如荼,美國為了培育自己的盟友,遏制共產主義陣營,開始向日本和原聯邦德國實施產業大轉移。而朝鮮戰爭的爆發,形成了“特需經濟”,不僅加快了美國對日本產業轉移的步伐,也優化了所轉移產業的結構,成就了日本和原聯邦德國的發展,讓日本和原聯邦德國成為了新的“世界工廠”。

  3、第三次產業大轉移

  日本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遇到了當年英國同樣的困惑:資源不足而且市場狹小。這引發了新一輪產業大轉移。20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轉移,隨著產業轉移的升級,又逐步擴展到了汽車、電子等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使得“亞洲四小龍”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4、第四次產業大轉移

  “亞洲四小龍”都面臨著資源不足、市場狹小的問題,隨著它們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廉價資源與廣闊的市場。而中國改革開放,正好提供了這種機遇。這使得美國、歐洲、日本、“亞洲四小龍”都向中國轉移產業尤其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此讓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中國成為了這次產業轉移的最大受益者,而日本則從90年代開始步入所謂“衰退的20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日本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產業大轉移的重要輸出國,當“亞洲四小龍”、中國等在技術等各方面追趕上來,擠壓了日本產業的發展空間,使日本的優勢地位受到沖擊。

  5、第五次產業大轉移

  這次產業轉移始于2012年后(2012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根據產業大轉移的規律,將持續20到30年甚至更長遠。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制造業迅速崛起,技術飛速發展,尤其從1992年到2002年,使得大批優秀的制造業企業脫穎而出。但是,2003年把房地產定為支柱產業以后,中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追求技術的精進,開始向圍繞房地產展開的高耗能低端的產業發展,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寶貴的資源和人才從制造業密集向房地產領域集中,不僅造成鋼鐵、水泥等低端產業的嚴重過剩,也使得中國制造業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許多人關掉工廠加入到炒房的隊列——做工廠十年不如炒一套房掙錢多,就是最明確的價值指引信號。

  這使得中國的制造業不再具有優勢。高房價導致中國的生產、經營、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許多低端制造業開始向東南亞國家轉移。

  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國為首的機器人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以美國為首的3D打印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發展,減少了對勞動力的使用,這大大彌補了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高的劣勢,從而導致了高端產業從中國向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回流。

  也就是說,第五次產業大轉移的輸出國是中國,并且,這種輸出是雙路線的:低端的產業向東南亞相關國家轉移,高端的產業向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回流。

  根據產業轉移的規律,這種產業大轉移的持續時間至少也在20年以上。這將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參考日本在兩次產業大轉移后所面臨的窘境,來知道我們正在面臨的挑戰。

  當然,我們有新聞聯播所展現出來的積極的力量,各級政府有維持房地產業屹立不倒的豐富經驗,我們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國將能夠以完美的姿態迎接無論多么嚴峻的挑戰,從而使得中國在這次轟轟烈烈的產業大轉移中,不僅不受損還能成為受益者——這是我的中國夢。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