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莞市環保局通報,截至目前,東莞水鄉經濟區已完成51家造紙企業停產,17家非造紙企業已關閉或取消污染工序。截止7月15日,東莞市財政共撥付相關獎勵資金9.92億元(共涉及8個鎮街、49家企業),其中今年2月撥付預付款3.05億元,近期又撥付相關預付款及第一期獎勵資金6.87億元。這些獎勵資金將優先用于造紙企業發放員工遣散費用、稅費補繳等工作。
還有3家“兩高一低”造紙企業未退出水鄉
21日,東莞市財政局相關人士通報稱,市政府十五屆第120次常務會議同意了3家位于中堂基地內的造紙企業暫不納入2015年引退計劃,即納入今年引導退出計劃的造紙企業調整為54家。截至目前,已有51家造紙企業停產,余下的3家未停產造紙企業“確實面臨一些客觀原因”,已獲得市政府同意延長生產一段時間。
【中紙每日觀察】近年來,東莞投入了150多億元,建成污水處理廠38座,建成截污主干管網總長860多公里,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15.5萬噸/日。同時,關閉、淘汰了3000多家污水排放企業,對水鄉片區的造紙業實行最嚴格的整治。1月26日,廣東東莞市政府發布2015年一號文《關于實施“東莞制造2025”戰略的意見》,提出了未來10年間提升制造業的“東莞制造2025”戰略。東莞將以實施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創新制造、優質制造、集群制造、綠色制造等“六大工程”為抓手,到2025年,實現從制造業大市向制造業強市的轉變。東莞,這座“世界工廠”的產業格局將會如何改變,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