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
2015年互聯網+被各個行業熱炒,中國的龍頭包裝企業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天賜良機,紛紛斥巨資進軍。美盈森以3264萬元收購匯天云網51%股權,后又出資5億元設立互聯網包裝子公司小美集科技有限公司。合興包裝設立廈門合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收購網絡公司,東港股份布局電子發票業務,安妮股份涉足互聯網營銷和游戲行業。另外長榮股份、勁嘉股份、盛通股份、東風印刷等均已注入互聯網基因,進軍智能健康領域或云印刷等市場。
二、破產倒閉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一些前幾年激進擴張的民營包裝印刷企業終于嘗到了苦果,倒閉潮頻頻發生。這一年,擁有6家子公司的大型紙包裝集團,年產值逾7億的昆山惠宇包裝集團資金鏈斷裂;廣州最大的民營印刷企業豐彩彩印破產倒閉;靠包裝印刷起家,產值200億的民營500強的江蘇天地龍集團被法院宣告破產;西南區最大的紙箱基地金山鑫泰永川公司疑因資金鏈斷裂停產;全國包裝前五十強安徽南峰潤邦綠色包裝及巢湖勝達包裝深陷企業互保門;江蘇龍頭包裝企業吉春集團傳出破產重組消息;江蘇另一家包裝集團常州時代包裝因欠債導致企業用地被查封。
三、原紙漲價
3月份,在東莞水鄉片區57家造紙企業提前退出的刺激下,珠三角迎來一波紙價三連漲。到了2015年年底,受到霧霾的影響,華北地區數以千計的造紙企業被迫停產限產,導致造紙供需平衡出現微妙變化。12月,玖龍紙業連發4張漲價信,理文、山鷹、聯盛、金洲等大型紙業紛紛漲價。
四、旺季不旺
受到城鎮房地產泡沫、農村經濟蕭條、實體企業利潤下滑等諸多因素影響, 2015年,包裝的下游客戶發生行業倒閉潮。家具、紡織服裝、智能手機、LED、鞋業、建陶、衛浴、玩具等包裝用量很大的行業均發生密集倒閉潮,造成包裝企業訂單明顯減少,年年如期而至的生產旺季竟然沒有到來。
五、最低工資標準
2015年政府繼續采取從包裝等實體企業抽血的方針。各地政府大幅提高了工資標準,上海、深圳、東莞均提升了200元/月,廣州一次性上調345元/月。有行業老板分析,企業要為此搭上約1%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