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告,宜賓竹之琨林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為原竹、原木收購,竹材、木材加工、銷售,竹苗培育、銷售,農、林產品的運輸和貿易;林業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林地開發、生態旅游建設開發;運輸及進出口貿易。公司出資人民幣 2000萬元人民幣,占其注冊資本的100%。
公司稱,本次出資以公司自有資金投入,且出資設立的子公司為公司直接持股 100%的全資子公司,因此,本次出資是為搞好公司原料基地建設,滿足公司正常生產的原料需求,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無不良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自2011年公司全面停產實施整體搬遷,報告期內,除生活用紙外,整體搬遷項目一期工程食品包裝原紙生產線和化學制漿生產線已經建成并試運行。
從業績看,得益于政府補助,公司2015年成功保殼。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8.77萬元,同比增加28.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87.66萬元,同比增加6.32%。報告期內,公司營業外收入高達3173萬元,其中的3172.40萬元均為政府補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去年凈利潤為-2278.84萬元。
主業長期停滯,ST宜紙不得不謀求轉型。2015年11月,該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中環國投,協議收購宜賓紙業53.83%股份。目前,ST宜紙正全力配合完成股權轉讓審批和過戶手續。
【中紙每日觀察】作為西南地區曾經最大的制漿、造紙企業,宜賓紙業在行業轉型發展關鍵節點上走錯了關鍵一步。有困難并不代表沒出路,2011年后就沒有生產過一張紙的宜賓紙業與同年決定啟動搬遷計劃,轉型“翻身”。據悉,新紙廠將生產包括包裝紙、生活用紙在內的目前市場發展空間相對好一點的紙種來增強自身競爭力。由于造紙屬于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成本頗高,且項目建設周期長,企業對投資資金的需求量將是巨大的。“定增預案”、“老廠區土地處置”、“融資”,“找錢”已成為宜賓紙業的頭等大事,誓要將造紙發展到底。
2015年11月,ST宜紙與中環國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形成新的節能環保產業,實現造紙與節能環保雙主業發展格局。在行業過渡階段,產品升級與體系改革所帶來的“陣痛”是必然的,一時的“陣痛”未必可怕,相信宜賓紙業會越挫越勇,再次成為西南造紙工業的“巨人”。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